日本学者森正夫来我校讲学

2015-03-27     新闻通知     81

2015年3月24-27日,日本著名东洋史学者森正夫来到南京大学讲学。26日上午,森先生在文科楼四楼大会议室做了题为“《明代江南土地制度研究》之后——清代江南赋税制度”的讲座。讲座由中国思想家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夏维中教授担任主持。

 

森先生是日本爱知县里大学前校长、著名明清史学家,他对中国明清时期江南土地制度的研究,以及提出的“地域社会论”理论,都对中日学界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。森先生的专著《明代江南土地制度研究》于1988年由日本同朋舍出版,中文版也在2014年12月面世。

 

第一部分“均粮、征一改革以后的明代江南”是作为本次讲座的一个背景。森先生提到,随着15世纪初明朝迁都北京,江南六府税粮的运输距离大幅度延长,农民的负担也随之增长,王朝国家的税粮征收制度遭到极大破坏。因此,从15世纪后期开始,江南地区开始了以“均粮“和”征一“为核心的税粮征收制度改革。

 

第二部分“清朝前期关于‘苏松浮粮’的行政:江苏省当局、言官与中枢”,森先生借助大量的中央档案和地方志资料指出,清朝具体的削减“浮粮”方案,其实在康熙四年已经由韩世琦提出,但由于三藩之乱等原因,康熙朝最终未能实行。直到雍正三年,才“准将苏州府额征银蠲免三十万两”,乾隆二年又再次蠲免了苏州、松江二府额征地丁银二十万两。

 

第三部分是本次讲座的重点,森先生以苏州府的昆山县和常熟县为例,详细介绍了苏州松江二府各县中,关于削减浮粮问题的民间动向。特别是以昆山周梦颜所著《苏松财赋考图说》为线索,介绍了清代江南浮粮问题的十六个现状,即“折色银剧增”,“漕粮负担增加”“漕米折银率剧增”等等。这些问题都并非明代以来、而是在顺治到康熙中年产生的,周梦颜实质上是总结了清代以来苏州、松江两府,特别是昆山县钱粮负担剧增的事态。

 

最后,森先生向大家介绍了2014年的两项新研究成果。其一是吴滔、佐藤仁史著《嘉定县事——14至20世纪初江南地域社会史研究》,其中提出,“均粮”“征一”及“役银”等一系列税粮征收制度改革,仍然没有解决漕粮折银的问题。其二是范金民教授的《清代雍正时期江苏赋税钱粮积欠之清查》一文,该文与本次讲座存在关联。因为清代江南苏松二府赋税的初次大规模蠲免是在雍正三年,而江苏赋税钱粮积欠的大规模清查开始也在这一年,两者之间可能构成了清朝江南赋税政策的重要侧面。

 

讲座结束后,同学们踊跃发言,就共同关心的相关学术问题与森先生,以及范金民教授、夏维中教授展开了热烈的探讨。范教授和夏教授分别对讲座内容做了说明和阐发,帮助同学们更好的理解了森先生的学术思路和学术方法。